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總結30年港深關係,規劃未來共同發展 /梁振英

總結30年港深關係,規劃未來共同發展 /梁振英


【明報專訊】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


1977年,經濟特區成立前3年,我第一次到深圳,當時是好奇過去走走看看。那時候的深圳僅是幾個小農村和小漁村,人口大概幾萬人,沒有公路,只有一條軍用巡邏路,沒有汽車,只有青年人用來接客的單車。


深圳變了


港深關係跟變了


30年後的深圳市,已經是現代化的大城市,地鐵、高速公路、貨櫃碼頭、機場、大學,一應俱全。常住人口約800萬,流動人口400萬,人均GDP在大陸城市中排名第一。深圳在過去30年的發展,不僅證明了改革開放的成功,同時也創造了全世界史無前例的城市化速度。


深圳變了,港深關係跟變了。30年前的深圳和香港的關係是什麼?一是由於外國遊客不能隨便進入中國大陸,因此不少來港的西方遊客在新界的落馬洲眺望台遙望所謂「竹幕」後的中國,帶挈了落馬洲的小商販和陪遊客攝影的公公婆婆。香港同胞、海外華僑和外國人,利用香港的羅湖口岸進入深圳,然後從深圳坐火車北上廣州,再從廣州的白雲機場乘飛機到中國其他城市,因此香港和深圳是進入中國大陸的門戶和中轉站。


商貿方面,中國大陸輸港的商品,包括糧食、副食品和日用品,大多經深圳輸港。


30年前的港深關係,僅此而已。


30年後的今天,在世界眾多的城際關係當中,香港和深圳的關係是獨一無二的。理由有以下四個。


一是兩地的距離非常接近,從中環的金融中心到深圳的市中心,車程僅需一小時。


二是兩個城市的規模都很大,外國也有距離很接近的城市,但這些鄰近城市的規模沒有香港和深圳大。


三是兩地的資產價格(尤其是土地樓房價格),工資水平和物價水平差距極大。


最後一個,當然是香港和深圳分別屬於兩個不同制度的城市。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下,香港的中國公民可以憑回鄉證無限次進入深圳,但深圳居民不可以免簽證進入香港。港深之間屬於兩個不同的關稅區,深圳商品進入香港免稅,但部分香港商品進入深圳要納稅。香港居民可以在深圳工作,但深圳居民在香港工作必須有工作簽證,因此奔跑港深兩地的貨車司機只有香港居民,沒有深圳居民。


這些是港深關係中的大特點,也是積極因素,日後還可以調動利用。


港深之間在地理上僅是一河兩灣(深圳灣和大鵬灣)之隔,30年前,交通和手續極為不便,我到深圳講3小時課,就要在當地過夜。30年來,兩地之間的基本建設,尤其是口岸建設愈來愈多,愈來愈大,也愈來愈方便。30年前僅有一個羅湖口岸,今天多了文錦渡、沙頭角、深圳灣、蛇口等口岸。30年前只有鐵路相連,今天有公路、有直通巴士、有碼頭、有渡輪。兩城之間,每天幾十萬人穿梭往來。有不少港人常住在深圳,也有學童每天跨境來港上學,最近幾年也開始多了深圳居民來港購物。港深居民異地購物、消閒的人數愈來愈多,因為港深之間的時間距離愈來愈小。


這些變化,已經促成了港深的分工合作,例子之一是機場。30年前深圳沒有機場,今天深圳是大陸內陸航線的主要機場,而且成為香港人和經香港的旅客進出大陸二、三線城市的重要樞紐,香港沒有的航班,在深圳可以找到。另一方面,深圳居民進入香港,利用香港頻密的國際航線和航班出國,也愈來愈普及。


香港與深圳應利用差異


互借東風共同發展


30年前,香港人對國家改革開放的接觸,主要發生在深圳,香港人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和參與,也主要來自深圳。這裏面包括香港早年的小廠商,提紅白藍尼龍袋,帶半製成的成衣到深圳加工;也包括幾十名香港的專業人士,義務在深圳講課、做城市規劃,以至協助制定政策和發展策略;還有在1988年修改憲法,容許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之前,以深方出地,港方出建築費,然後港深兩方按一定比例分房的雛型房地產投資活動。改革開放後的工資制度改革、企業制度改革(包括工會和僱主方的關係)、聘用制度改革等,深圳都是試點,而香港進入深圳的企業,就是這些早期改革的主催者和實驗者。大陸其他省市的官員和居民,在改革開放初期對市場經濟和港式意識形態的認識,也來自深圳。


2009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1.6萬億港元,深圳9000億港元,兩城合計,就與世界排名28的希臘的經濟規模相約。這樣規模龐大,近在咫尺,但是差異極大的「雙子城」,世界並無先例,也無可參考例子。港深之間如何加深合作,如何對「同城化」有共同理解,既是兩城未來發展的重要命題,也對世界經濟制度發展有特殊意義。


利用差異,互借東風,共同發展,是城市互補互動的新發展趨勢。港深合作的未來,重點是在「兩制」之間不斷創新,以進一步促進兩地更有機地合作發展。其中幾個重要部分,包括:(一)優化配置基建設施和聯繫;(二)人和貨更順暢流動;(三)產業互補不足;(四)人才合作。這些都值得深入的共同探討。


未來30年,香港和深圳的關係會變得怎樣?這是不少關心香港的朋友經常想的問題。我認為這個問題問得比較消極。我們不應該「猜」,而是應該主動的塑造未來的關係。我們應該問,港深關係在未來30年「應該」怎樣發展?


下周續談。


梁振英

行政會議召集人


http://www.cyleung.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