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80後不代表……

明報
D16 | 通通識 | 論盡通識 | By 梁鎮軒、黃郁文 2010-03-05


80後不代表……


是社會塑造了「80 後」,還是「80 後」塑造出社會?2009 年底,香港社會上興起了一個新詞—— 「80後」。由明報主辦、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協辦的「論盡通識」論壇,2 月下旬找來兩名「80 後」——香港大學哲學系碩士生陳巧文、香港青年協會積極人生推廣大使主席陳小龍,以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講師葉蔭聰博士,一同分析「80 後」的定位與定型。

文:梁鎮軒、黃郁文

圖:朱永倫

陳巧文

我生理上是80 後,但『80後』這個標簽已包含太多生理以外的意義。

陳巧文小檔

香港大學哲學系碩士生,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如2009年反高鐵大學苦行、元旦日遊行等

認為「80後」有的特質:各有自己不同的特質

葉蔭聰

媒體眼中的『80 後』與我在大學接觸的『80 後』有落差,我認為這個標簽是一個不能準確描寫事實的概念。

葉蔭聰小檔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講師,兼本土行動成員,也是香港獨立媒體網的編輯,以民間記者、媒體行動者的身分參與社會事件,包括2005年反世貿抗爭、2006年保衛天星碼頭運動以及2009年反高鐵行動認為「80後」

有的特質:沒有固定的特質

陳小龍

我覺得其實不用理會『80後』這個標簽,反正社會上總有不同的意見。

陳小龍小檔

于2008年修畢香港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青年工作文憑,其後成為香港青年協會積極人生推廣大使主席

認為「80後」有的特質:沒有什麼特別的特質,不同年代的人都會面對困難和挑戰抗爭形象被定型

社會不住的劇變,令新世代再難因循,重複著以往的一套生活。於是,年輕的一輩有人選擇了站出來,上街發聲;有人則繼續摸索,尋找自己在社會上最適合的位置。論壇主持——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林佩儀老師形容, 「80 後」是一個身分,但社會上對這個身分各有不同意見。陳巧文和陳小龍均在1980 年代出生,但卻認為「80 後」不能代表他們。

無希望、沒有將來、缺乏競爭力、個人主義……「80 後」的概念在反高鐵事件中愈炒愈烈,負面的形容詞不絕於耳。陳巧文是社會運動的活躍分子,電視上偶爾出現她被警察抬走的畫面。這就是「80後」嗎?陳巧文反對說: 「高鐵事件中的『80 後』抗爭者並不代表全部青少年,是各大傳媒利用抗爭的形象,把『80 後』定型了。」

一代青年人有不同特質

陳巧文表示,社會各界都在壓逼,試著同化新一代青年, 「『80 後』的標簽太大了,覆蓋了太多人,但其實這一代青少年中,各有不同特質,根本不可能一概而論,就似星座運程一樣,單把世人分為12 種,根本無法代表每一個人」。她指出,總不會每個人都一樣,所有標簽都有危險。

陳小龍以工作的滿足程度去闡釋他在社會上的定位, 「我現時在青年中心當社工和辦活動,讓我能幫助青少年找到他們需要的東西,而我亦能從中得到滿足感」。他憶述自己畢業時沒工作經驗,曾當過侍應和售貨員,後來他反問自己: 「我讀了有關社工的課程,是否應該從事相關的工作?」於是他就主動搜尋,最終覓得理想的工作。

陳巧文坦言,她對自己的定位仍很「迷糊」,但覺得現時社會太側重以某些範疇去評核個人價值,「社會所謂的定位就是職業和收入的高低,但我覺得不止是這樣」。她認為,人的價值不止在於考試及格,而是在於「如何發展人生」。社會上有聲音批評青少年經常轉工,但陳巧文認為,放棄不適合自己的工作,是對抗制度和規矩的勇氣, 「要trialand error(反覆試驗),錯了才知道不適合自己」。

社會劇變青少年重新定位

討論過「80 後」的標簽及定位後,嶺大葉蔭聰博士把目光投向「80 後」被標簽與定型的原因。他認為, 「80 後」標簽某程度上投射了上一代人的期望。他表示,今天的新一代,事實上沒有固定特質,而且是跟社會互動、互為影響的,跟上一代的生活型態大有不同, 「上一代社會較穩定,人們可從既有秩序中找到社會位置。但現時的社會不斷變遷,例如『80 後』在短短10 年間經歷了兩次經濟大波動(03 年SARS 和08 年金融海嘯)」。

葉蔭聰表示,青少年面臨現實的矛盾,例如「什麼是穩定的位置?」, 「政府工也不一定穩定,青少年要重新界定位置,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同一個位置」。他形容新一代更要探索「什麼是社會責任?」等問題, 「例如夾band 是否社會責任?」這情況一方面令青少年多了空間發揮,但換句話說,也就是有更多改變需要適應。

學校家庭塑公義心

對青少年成長影響最深的,莫過於家庭、學校和朋友。陳巧文活躍于社運,其父母可說是一大助力。「小時候父母已教導我要留意社會事務,促使我現在參與遊行示威等社會運動。」她又提及讀書時代看到不少欠公允的校規,而在英國留學讓她有較清閑的生活,時間多了則可以反思和抗爭。她舉例說,教師可以染發,學生卻不可以,教師就如特權階級。她又笑指自己也試過抗爭,雖然知道是徒然,但卻不能埋沒追求公義的心。

在陳小龍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和朋友的影響頗大。他憶述小學六年級因為一再被陌生人欺負,于是決心要變強, 「我在外一而再、再而三被欺負,升中後便尋找一些有背景的社團保護,希望不再被人欺負」。他強調自己小時候很衝動, 「為了顯示自己很強,明知是錯事也會照做」。他後來因涉嫌與黑社會為伍及打架生事,被轉介至群育學校——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就讀,在該校教師及社工的輔導下,漸漸走回正途,一改以往的散漫態度及違規行為,並積極投入學業、運動及義務工作。後來在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修讀青年工作文憑,現時從事青少年工作。陳小龍認為,家人的支持「是我背後的一股大推動力,有鼓勵的作用」。

制度根本解決問題

葉蔭聰則覺得社會環境是塑造「80 後」的主要因素,1990 年代初畢業的大學生負擔較少,當時經濟向上增長,找工作不太難,但相反,現時「80 後」的經濟負擔增加了, 「不少大學生都是債仔債女(要償還大學貸款)」。他續指,大學生的薪酬近年停止增長,但物價卻不斷上升,大學生是被「無產階級化」, 「新一代遇上的困難已不是本身問題,有必要從社會制度的根本去改變」。

網上力量 培養社運新一代

陳巧文以個人經驗解釋社會環境與「80 後」參與社會事務的關係, 「不民主的制度造就我走上街抗爭」。她形容自己是因為「驚」和覺得沒有出路才會參與社會運動。「現時青少年參與社會運動比以前多了一份情感和道德力量。」葉蔭聰這樣區別現時的情況與他在學時的情況。他指出,現時青少年參與社會運動已不再單靠參與學生會的活動, 「我試過在社會運動中,看見平日上堂時對政治不太敏感的學生出現」。

葉蔭聰表示,現時社會上有更加多渠道讓青少年「走出來」,他們現時可connect to(聯繫)非工作崗位以外的事,這樣會刺激他們的思考,因而多了反思。葉蔭聰形容今天的民主運動已非由少數組織、政黨領導,互聯網成為一個重要的平台,凝聚情感力量。陳巧文認同這個「不靠大團體」的觀點, 「我們多是自發的,都是在facebook 開個群組,自己約出來搞,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反對不公義」。陳小龍則表示,政治參與比較低,但也會留意及與朋友討論,又表示「有人講是好事」。

政府上3 小時facebook 難解溝通危機

有指互聯網世界是「80 後」的溝通平台,陳巧文坦言,互聯網世界是一個好的平台: 「不過生活方式應該由自己決定,電腦只是另一種溝通方法。」陳小龍坦言,不少朋友都有溝通障礙, 「有些朋友很被動、失落、沒有自信,整天就是打機,原因是他們沒有辦法面對自己」。他認為,原因是青少年傾向自行解決問題,不會向家人、朋友、教師等求助。

對於「80 後」與政府的溝通危機,葉蔭聰認為是源於「行政機關的民選成分不足,在面對問題時,並非用公關式溝通就能化解危機。」陳巧文也認為是政府的認受性問題使然,指政府不是用3 小時facebook 與市民對話就能解決問題, 「那段時間我根本沒有上網,難道我要經常守候著局長的出現?」

多媒體教室

欲收看論壇的片段及通識教學貼士,可瀏覽明報網站

拍攝:明報多媒體

網址:life.mingpao.com/LS08.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