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民主黨何去何從?

明報
A29 | MP+觀點 | 周末新觀點 | By 方志恒 2010-03-13


民主黨何去何從?


港大最近的民調顯示,民主黨評分顯著上升,公民黨排名則插水式下跌,反映民主黨改行中間溫和路線,得到主流民意充分肯定。與此同時,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卻公開表示, 「對現在的民主黨感到陌生」,部分傳統民主派更提出質疑,指摘民主黨放棄原則、卑躬屈膝、投降妥協,令該黨面對極大政治壓力。

對任何政黨來說,要推行改革轉型、路線調整,都是一場艱巨漫長的政治工程:因為在改革的過程中,難免會引來傳統支持者不滿,質疑改革是放棄以往的政治原則;而轉型到底能否開拓新的發展空間、爭取更多支持者,卻往往是未知之數。因此要成功實現轉型,改革者必須具備堅定的政治信念、長遠的政治目光、過人的政治手腕,一方面要說服傳統支持者,以保住原有的支持力量,另一方面則要在政治夾縫之中創造改革空間,逐步確立新的支持基礎及政治路線。

在政治夾縫之中推動轉型

英國前首相貝理雅改革工黨的故事,正是最佳的寫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保守黨雄霸英國政壇的時期,貝理雅明白到要重新贏得選民信任,工黨必須建立新的政治定位及路線,因此決心修訂國有化、福利主義等左翼政綱,全力向中間選民靠攏。

貝理雅的改革,自然引起傳統工會及左翼分子的猛烈攻擊,指摘他出賣工人利益、背棄工黨傳統政策。新工黨最終能夠成功轉型,貝理雅的超凡政治說服力至關重要:整個改革的過程中,貝理雅不斷向黨內反對者進行個別游說(one-on-onepersuasion),反覆向他們解釋改革的理念及必要性,以消除黨內的改革阻力;在取得大部分工會和黨員的配合後,貝理雅才能夠有足夠政治空間,逐步為工黨建立新的論述及形象,以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

貝理雅改革工黨的經驗,應該對民主黨領導層有所啟發。自創黨以來,民主黨一直處於香港民主運動的領導地位,而民主派的主流論述及定位,從來都建基於政治動員、群眾抗爭、道德表述的路線,富有反建制的浪漫色彩。這種政治定位,當然有深刻的歷史及政治背景,但亦令本地民主運動長期被道德派主導,限制了民主派的策略靈活性,結果導致民主派與取態務實的大多數中間選民逐漸脫節,令民主運動陷於「一左二窄」的困局。

今次政改之戰,主流民意不贊成「5 區公投」運動,民主黨頂公民黨及社民連的施壓,改行對話溝通路線,獲得不少中間選民的認同。雖然這種溫和路線符合主流民情,但它偏離多年來民主派的政治路線,自然激起泛民傳統支持者的不滿及猜疑,加上北京及港府仍舊處處設防,遂令民主黨變得「兩面不是人」。

成就中間路線的歷史機遇

但關鍵是,現時民主黨的中間路線,到底是為了抗衡公投的一時之計,還是長遠的政治規劃?如果向中間靠攏,是民主黨的長期定位,該黨有沒有一套完整論述,能夠說服傳統支持者,中間路線是民主黨、以至整體民主運動的最佳出路?民主黨又有沒有一套明確策略,一方面能夠盡量保住傳統「基本盤」,另一方面又能夠擴大爭取中間選民,既為該黨確立新的支持基礎、也擴大民主運動的團結面?民主黨領袖又是否有足夠決心,能夠說服黨內反對聲音,堅持新的政治路線?無論政改方案最終能否通過,民主黨都必須認真處理上述問題,因為如何抉擇不但將決定該黨的政治前途,也勢必影響香港民主運動的長遠發展。

在一國兩制的政治現實下,香港從來需要一個立足主流巿民,能夠代表港人溫和務實政治訴求,在體制內尋求改革,有理有節地與北京及港府進行互動的中間派政黨。今次民主黨強調以對話解決政改爭議,正是成就這個中間路線的歷史機遇。假如民主黨能夠落實中間路線,不但會為政改帶來突破契機,對香港的整體管治格局也有深遠影響。中央政府的取態,固然將影響中間路線能否落地生根,但更真正的決定因素,卻始終是民主黨領導層推動轉型的決心及能力。

「歷史之手」已經搭在民主黨領導層的肩膀上,他們將會帶領民主黨往何處去?

網誌:http://brian-fong.blogspot.com

作者是城巿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新力量網絡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