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應對香港經濟的深層次問題——發展香港的海事法律及海事金融服務業

明報
A12 | 港聞 | 筆陣 | By 梁振英 2010-03-19


應對香港經濟的深層次問題——發展香港的海事法律及海事金融服務業


溫家寶總理在3 月14 日的記者會上指出: 「香港在經濟上面臨的深層次問題:第一,就是如何發揮已有的優勢,繼續保持和發展香港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的地位;第二,就是如何結合香港的特點發展優勢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第三,就是要利用香港毗鄰內地的優勢,進一步加強香港與珠三角的聯繫。內地的廣闊市場、內地經濟的迅速發展是香港今後發展的潛力所在。」

多位香港經濟學者均認為:溫總理的言論是「敦促香港要走『高增值』的道路。」

3 月7 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全國人大代表團時也強調: 「香港要積極適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把外來的壓力轉化為優化經濟發展的內部動力,一心一意謀發展,靈活應變創新路,特別是要深化粵港澳合作,密切和內地經濟聯繫和合作,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找準香港發展的戰略地位,發展優勢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提升香港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昨日,城大的法律學院宣布成立「香港海事及運輸法研究中心」,提供海事、航空、運輸等專業教育、培訓和研究力量,協助推動高增值的海陸空運輸服務業,在貨櫃港的運輸業務之上,進一步發展香港成為國際航運服務中心。

航運服務業方興未艾香港應借鏡倫敦

在香港發展海事法律和海事金融服務業,完全符合溫總理和習副主席的要求,因為這兩類服務業「結合香港優勢」、「聯繫珠三角」,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找準香港發展的戰略地位」……

香港是世界主要的航運中心,《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都有關於航運的條文,可見航運對香港的重要性。但是,過去香港的航運業,以貨櫃碼頭業務和船舶運輸業務為主。

近年,香港不少意見認為,由於內地,尤其是毗鄰香港的廣東一帶,貨櫃碼頭的競爭力愈來愈強,因此香港作為航運中心的重要性逐步下降,甚至有人認為香港的航運業是夕陽行業。但我認為,我們在看到內地港口競爭的同時,也應該看到發展香港海事服務業的機遇。

過去10 年,內地的航運業確實突飛猛進,港口年輸送量增長近250 倍,達到70 億噸。現在內地的410 多個港口擁有3 萬個碼頭泊位,其中萬噸級及以上的泊位1400 餘個。在全球港口貨物輸送量排名前10 名中,中國內地佔有6 席,成為港口大國和貨櫃運輸大國,港口輸送量和貨櫃輸送量連續6 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位於世界前列的大港,除香港外,還有:上海、深圳、寧波—舟山、青島、天津、廣州等。上海港2009 年貨櫃吞吐2500 萬標準箱,位居世界第二位。洋山港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核心,預計截至2020 年,洋山港可佈置30 多個泊位,通過能力1500 萬標準箱以上。深圳港2009 年共吞吐1825 萬標標準箱,世界排名第四。目前,深圳港口的重點發展項目是大鏟灣碼頭,預計到2015 年,大鏟灣港區輸送量將達到1300 萬箱,將進入世界前10 名貨櫃碼頭行列。廣州港在全球貨櫃港排名中名列第七,該區的南沙港區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設中。寧波—舟山港和青島港去年貨櫃輸送量分別位居世界第八和第九。

航運業和航運中心的內涵,遠遠超過貨櫃碼頭業。香港的貨櫃碼頭業人所共知,但航運服務業則方興未艾。倫敦是世界主要的航運中心,但倫敦沒有貨櫃碼頭,也沒有其他形式的大型碼頭。倫敦的航運業務,包括船舶登記、買賣、租賃、融資、管理服務、保險及相關的法律文件草擬服務。出現糾紛時,包括船舶本身,船上人員和貨物的糾紛時,專門的海事法律師提供訴訟、仲裁、調解和索償服務。倫敦的航運服務業有幾個特點:(一)收入比碼頭業務高得多;(二)佔地面積比碼頭業務小得多;(三)技術密集;(四)要有健全的法治和金融環境;(五)要有緊密的國際聯繫,包括世界通用的語文環境。

倫敦作為國際航運服務業中心的條件和相對優勢,香港也基本具備:香港有優良、穩定和可靠的法治和金融環境,有兩文三語的特點,也有緊密的國際聯繫。同時,香港亟需在現有的貨櫃碼頭業的基礎上,作產業調整和升級,爭取更高人均收入的航運業務。目前,跨國貨運所需的法律服務,大多由國際律師事務所及外國律師提供,通過教育和培訓,本港的律師絕對有能力擔任這些職務。

一年多前,城大邀請航運界翹楚,包括船東會主席加入顧問委員會,就開創海事法課程進行諮詢和論證。昨日,城大宣布這個構思成為事實:城大法律學院正積極籌辦海事航空法學碩士課程,希望趕及今年開課。

香港現時未有類似的碩士課程,城大將進一步考慮擴大課程範疇至海事仲裁、法律博士或法學博士。同時,城大的法律學院與商學院研究推出跨學科短期課程,供海運航空界的從業員修讀。除了學習基本的海事、航空、運輸的專科法律知識,以及有關保險、國際貿易、貨運合約的法規外,跨學科的設計將有助從業員更了解商業運作,貼近世界趨勢和市場發展,應付未來的實際工作。

在金融方面,我過去在「筆陣」分析過:香港的國際金融業務相當集中在股市相關的交易。海事金融包括海事保險,是在我國發展成為船舶大國和航運大國的今天,香港可以積極發展的新金融業務。

兩個月前,我和城大校長、法律學院院長和商學院院長拜訪保險業聯會,得該會十多位負責人接待並介紹香港海事保險的現和發展路向,雙方同意就城大如何在培訓及輸送人才方面支持海事保險業的發展,進一步共同努力。

由香港保險業聯會主辦的2010 年「國際海上保險聯盟執行及技術會議」於本周一、二在香港舉行。近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洋面保險公司的管理人員參加會議。國際海上保險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rine Insurance,簡稱IUMI)主席Deirdre Littlefield 女士在午餐會上主講「經濟逆境下的洋面保險」,我聽後認為:香港海事保險業的發展機會,得到進一步的肯定。國際海上保險聯盟創立於1874 年,秘書處設立於蘇黎世,是一個世界性組織,現由來自50 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會員組成,2014 年的年會將在香港舉行。

競爭力的本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海事金融服務是重拾「有」和「優」的機遇

香港旭日集團董事長楊釗先生有句名言: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用以說明競爭力的本質。我認為這八個字,是香港經濟調整、轉型、走位、避免邊緣化的八字真言。相對內地的港口發展,香港的貨櫃碼頭業已不能說「人無我有」,至於「人有我優」,香港碼頭的相對競爭力也逐漸褪減。海事法律和海事金融服務業,是香港重拾「有」和「優」的機遇。

梁振英行政會議召集人www.cyleung.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