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請問林鄭月娥 八成強拍的方便門為誰開?

明報
P04 | 周日話題 | By 葉輝 2010-03-21

請問林鄭月娥 八成強拍的方便門為誰開?


過去一星期,接連發生了兩宗與市區重建相關的新聞,首先是市建局在發展局長林鄭月娥首肯下,突然叫停永利街重建計劃,建議全面保育;其次是事隔一日,立法會憑「保皇鐵票」強制通過「強拍」舊樓業權門檻由九成降至八成,4 月1 日生效。在「保育」與「強拍」之間,市民如何理解準則何在?

也許只有自稱「為民請命」的主其事者林鄭月娥,似乎並不認為這兩項決策是自相矛盾。

文葉輝

從「八萬九」到「勾地政策」

林鄭月娥不脫一貫的「巧言令色」,她總是罔顧現實與理據,只是集中於「似是而非」的辯解,說什麼「感性不能凌駕理性分析」,不應將是次「強拍」修例理解為強搶民產,官商勾結;她又辯稱政府早在2006 年提出降低強拍門檻,作為負責任官員,不應議而不決。她對自己「好打得」的形象不免沾沾自喜,強調自己對政策「上心」,而非鐵腕。但她似乎忽視了一個事實,土地與房產是本港最重要、也是最影響經濟民生的資源,在特區政府堅拒定期賣地的政策下,舊樓收購早已成為土地發展的最主要來源,任何土地決策勢必影響深遠。

回歸接近13 年,有兩項土地和房屋政策主宰了本港的經濟民生,一是引致民怨沸騰的「八萬五」,不切實際的供應量將樓市推至谷底,造成了大量「負資產」,一是官員聲稱「行之有效」的「勾地政策」,與停建、停售居屋造成「雙管齊下」所造成的效果,正是供應短缺,因而形成今日樓市升的局面。短短13 年內,這兩項背馳的政策無疑是本港經濟民生的一大「深層次矛盾」。

有為的官員的職責不在於為矛盾誇誇而談,不在於將矛盾簡化或視而不見,而在於認識矛盾與疏導矛盾。毛澤東說「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他在《矛盾論》中有此說法: 「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賴和相互鬥爭,決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沒有什麼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馬頭圍道舊樓倒塌乃至《歲月神偷》在柏林影展獲獎,當然不宜被感性地理解為「叫停」永利街重建與降低「強拍」門檻的誘因,然而,這兩項政策一如「八萬五」與「勾地」的自相矛盾,而且是24 小時內發生的矛盾,那無疑就是任何「巧言令色」都無法圓滿解畫的「深層次矛盾」。

土地資源與「不可得元素」

《歲月神偷》得獎是一回事,是否好戲,則是另一回事,說實在的,此片只是借永利街的「殼」,說得直接而難聽一些,甚或有抽水之嫌——此片有「抽」永利街的「水」之嫌,而政府又有「抽」電影的「水」之嫌,要是如此,懷疑那只是一套「土地神偷」的劇本,似乎也不是毫無根據的「陰謀論」。

齊澤克(Slavoj ?i?ek ) 最近在《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土著的回歸》(Return of the natives),他在討論《阿凡達》(Avatar)這部橫掃全球票房的電影之餘,提及印度土著在北方山區抗爭的一則不為世人所注視的新聞:礦業公司覬覦當地鋁氧石(bauxite)價值4 萬億美元的礦藏,一如《阿凡達》裏的地球人入侵潘朵拉星球,但土著拒絕收購,遂掀起一場「毛派」(Maoist)抗爭, 「納薩爾派分子」(Naxalite)發動了「武裝叛亂」。

齊澤克認為,那就是現實與電影情節雷同之處:《阿凡達》的白人將軍向潘朵拉星球「野蠻的土著」發動戰爭,而印度政府將這場抗爭定性為「單一最大型的國內安全威脅」;商業媒體將「納薩爾派分子」描述為極端反對發展的「赤色恐怖主義」,軍隊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圍剿「毛派大本營」。

齊澤克這個寓言指向資源掠奪,礦業公司要掠奪印度北方山區的鋁氧石,白人將領要掠奪潘朵拉星球的「不可得元素」(unobtainium,或unobtanium),香港可沒有鋁氧石或「不可得元素」之類的天然資源,最值錢的資源只有土地和房產,在小業主的私有產權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強拍」門檻,何嘗不可以被理解為「官商勾結」的掠奪?

不談公義, 財產權便無法理解

休謨(David Hume)早就斷言,社會動亂的最大禍根在於人們互相爭奪財產的無限欲望。一個文明社會必須對掠奪天然資產的欲望加以制約——必須先有公義(justice)的概念,那是不以個人好惡為轉移的尺度,休謨認為, 「如果不先假設公義和非義,財產權便是完全不可理解的」——社會公義是什麼呢?事實是這樣的:自1999 年政府實施九成「強拍」政策以來,共有20 宗強拍個案,只有兩宗拍賣個案超出底價(僅僅高於二至四成,與土地拍賣的成交紀錄相差甚大),其餘18 宗(即九成)都是由申請拍賣者以底價奪得,請問林鄭月娥: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實?

事不離實的是, 「強拍」與「拍賣官地」最基本的差異,就是發展商不會強搶行家口邊的「強拍」肥肉,不會像「拍地」那樣不斷「舉牌」,一口價一口價的承上去,如果沒有任何誘因可以改變這樣的事實,請問林鄭月娥:這種性質不變的「強拍」,到底誰是大贏家?進一步放寬「強拍」門檻,到底誰是最大的受惠者?

據測量行的資料顯示,現時已收集八成業權的舊樓不足500 幢,約有10 多宗個案已準備下月申請「強拍」。請問林鄭月娥:為「強拍」打開方便門,是否意味市區重建的步伐加快?答案不言而喻,正如掠奪礦藏的資本家絕對不會大量開採和大幅增加供應( 因為那勢必令天然資源的價格大幅下降), 「強拍」所得的土地資源只會成為發展商善價而建、而沽的「土儲」,政府根本沒有任何加以制衡的政策,林鄭月娥憑什麼說服市民,這樣做已平衡各方利益?這道方便門到底為誰而開?如何才可以保護小業主的房產,避免被發展商以低價掠奪?

林鄭月娥或可振振有詞,指出最後把關是土地審裁處,也有法官和專業測量師保障到小業主的利益。但事實是如此嗎?已陸續浮出水面的個案顯示,市區舊樓的收購呎價只是區區數千元,相比元朗樓盤呎價高達六、七千元,包裝成豪宅的市區樓盤呎價由萬多元升至逾二萬元,那麼,小業主供完一世樓,要是賣掉市區舊樓,還要補錢買元朗新樓,誰還會像林鄭月娥那樣睜眼睛說她的「良心話」,說那是照顧了各方利益(包括小業主利益)的公平交易?

要就接受現實, 要就選擇幻覺

這是最基本的公平和公義:多數人的財富欲望不能夠凌駕少數人的財產權,那是說,保護少數人的財產權(及其對財產權處理方法的意願)是一個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八成強拍」只是造成了向發展商傾斜的效果和既定事實,那就不管林鄭月娥有多「巧言令色」,也不管她的原意是否「照顧各方利益」(一如我們不管董建華推行「八萬五」的動機是什麼),她的做法無疑就是製造更多更大的社會不公義。

政府目前必須為「八成強拍」亡羊補牢,首先要設法修補「強拍」變成「強奪」的一切漏洞,其次是設法確保拍賣價能充分反映物業的重建價值,如果小業主無法分享重建的經濟效益,甚或在賣樓後無法選購價格升的新樓,那就跟《阿凡達》或印度北部的資源掠奪沒有任何分別。

齊澤克在《土著的回歸》一文指出,如果我們從現實中抹去幻覺,現實將失去基本的一致性,結果會是瓦解。他認為《阿凡達》的「救世者」並沒有改變幻覺,因為幻覺早已把他裝嵌在現實裏, 那只不過是拉康(Jacques Lacan)所說的「被幻覺所欺騙」。那麼,如果一連串的土地和房產政策都只是某些經濟指標所製造的幻覺,如果市區重建只是某些官員對政績的幻覺,林鄭月娥憑什麼說服市民:在「要就接受現實,要就選擇幻覺」之間,必須作出「咖啡或茶」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