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後陳志雲時代的 電視想像

明報
P03 | 周日話題 | By 張志偉 2010-03-21

後陳志雲時代的 電視想像


陳志雲領導下的無電視並非一無是處。縱使無早已失去七八十年代製作黃金電視劇的地位,但近年仍交出了《金枝玉孽》、《巾幗梟雄》、《學警狙擊》等相對引人細味的劇集,而近日《美麗高解像》、《女王辦公室》的首數集亦很精彩(但可惜隨後卻流入公式化的胡鬧誇張);就連表面意識形態甚為保守的遊戲節目如《美女廚房》,亦讓好些「硬淨」的女嘉賓(如袁詠儀)公然挑撥「女人必然要入得廚房」的想法。

我有些學生曾經訪問自己的父母,探討電視是否已死。初步證據是,年紀較大的父母們,其實覺得無近年的節目是有進步的,其中最喜愛的就是無近年開始製作高清紀錄片——如陳志雲旁白的《從世界出發》! 「市場成分」於電視,其實可以是促進電視改革的重要動力,並不是萬惡。

但肯定「市場成分」不等於擁抱「市場完全主導」的電視模式。在上述較正面的成績表外,愈來愈多人看到「市場主導」下無電視的問題。我們看到在人口少的香港, 「市場主導」模式引至畸型的「一台獨大」;間歇性的看見製作人排除萬難地製造出精彩劇集之外,我們看到更多公式化電視劇;在保守的節目守則和市場最大化的原則底下,無節目愈來愈不敢呈現爭議性高的話題;縱使無新聞平日能相對地做到平衡客觀,但在政府敏感的題材卻令人見到「是是旦旦」;這些都不能歸咎於陳志雲,是「市場力量」過大了。

問題是:可以怎樣改良「商業電視」?我有一些在「純商業電視」角度看來匪夷所思的想法,這裏大膽提出來:(一)唱片公司的非電視台歌手不得與電視台簽約──由於香港「一台獨大」情尤其嚴重,它的「文化霸權」力量把流行音樂也吞併了。縱使互聯網興起令歌手多了宣傳渠道,但和「一台獨大」的無相比,後者的力量還很大。畸形的「一台獨大」令無電視限制了音樂品味,甚至工業的多元化發展;這是任何「你情我願」的類似解釋也不能自圓其說的明顯事實,這需要外力去打破。

(二)硬性規定增加公共事務節目及時事紀錄片的時間——公共事務及時事紀錄片有助增加呈現邊緣或弱勢群體的機會,而這亦是電視作為使用大氣電波的義務。這個想法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或許難以想像,但在公民意識日漸壯大的香港社會,這個建議合情合理。

(三)硬性規定將一定比例的節目外判——商營電視史上製作與播放分離有助增加創意,已在歐美得到肯定(不過,美國電視近年卻走回頭路,引來不少批評)。香港人口少,或許養不起太多有水準的獨立公司,要求商營電視完全製播分離可能不大可行。一個折衷辦法是以小量比例(如每天半小時至一小時)或特定節目(如紀錄片)開始,酌情遞增。

(四)修改節目守則──近年太多有關節目道德的爭議來自過於保守的節目守則,現在是時間詳細研究節目守則,並給予公共及學者討論,從而考慮加入更多「豁免」情。舉例說,守則可強調節目有否幫助呈現不同社會階層的生活面貌,從而減少出現「秋天的童話」要刪掉「粗口」的情。

(五)硬性規定電視管理層不得干預新聞部運作──如果可以這樣,有關「是是旦旦」或「CCTVB」的指控便會減少發生,而這亦有助提高電視新聞的公信力。當然,此舉會引來很大的政治阻力。

上述想法,是出於一種對改良商業電視模式的想像,主要目的為向市場嚴重傾斜的商業電視注入公共性,可以說是「私營混合公共性」的電視模式。把這個模式發揮到極點的是英國的Channel 4,但其實在其未真正「開台」前,不少英國人認為此模式在實行上風險很大,其中完全製播分離的做法,就是在Channel 4 開台前在英國從未試過的。Channel4 最後還是開了台,不是基於有什麼前人的經驗,而是基於一種信念,當中堅決相信「私營加公共性」比「純私營」更能服務大眾。當然,我們不能硬套英國的獨特經驗,但不能硬套別人的具體實踐經驗,不等於其理念不可取,又或者其理念不能或不應在香港以獨特的模式開花結果。

上述建議只是拋磚引玉,在此之上還可加上另外十個甚至更多建議。這些建議,可以討論、增減,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決心跳出現有的框架,對媒介工業作出新的「想像」。傳播學者James Curran 在二○○二年發表論文Mediaand democracy: the third way, 至今看來仍未過時;論文撿視了世界各地民主國家媒介發展的經驗,繼而提出一個具公共性的媒介理型;這個理型,從來沒有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完完全全的出現過,它是一個理想,一個審視現實的框架,當中主要精神之一就是私營與公共性的協調,他稱之為媒介的第三條路,而這第三條路基於各個地方政治、社會、交化及經濟條件不同,實行起來要有創意。上面的建議,是源於這種精神,在純私營及純公營之間,思想「香港式」的第三條路、一種新的電視模式想像,並希望大膽實踐,打破悶局。

文張志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