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照顧中下階層的政策和香港固有的經濟理念沒有矛盾

明報
A08 | 港聞 | 筆陣 | By 梁振英 2010-03-12


照顧中下階層的政策和香港固有的經濟理念沒有矛盾

行政會議召集人www.cyleung.hk


農曆年廿九,我在「筆陣」許了虎年三願:一願基層市民早日脫離在職貧窮;二願月入一萬,佔香港工作收入中位的「人中人」,早日過中產生活;三願社會早日達至和諧,同心同德把餅做大。這三個願望中的最後一個是生產問題;前面兩個:關乎基層和中層的生活質素,涉及分配問題。目前香港最深層次的經濟矛盾,在生產方面,是如何看待經濟結構中各行業的關係;在分配方面,是在上下階層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基層收入下跌的今天,如何看待各階層的關係。後面這個問題,是經濟問題演化成為政治問題的源頭,也是經濟發展遭受巨大政治阻力的原因,這些矛盾不可謂不深。

在討論如何應對這些矛盾的時候,社會上往往有一種輿論,認為香港既然是資本主義社會,問題就應該由市場力量解決,政府不應介入。我認為(一)過去10 多年的經驗說明,市場力量沒有解決香港的貧窮問題,在未來的日子裏,問題可能惡化;(二)香港固然是資本主義社會,但事實說明,香港和其他資本主義社會一樣,過去和現在,都實施不同程度的分配政策?什麼是「分配」?

稅制和福利制度具分配作用稍減社會緊張

經濟理論把經濟活動的過程和成果,分成生產和分配兩個方面。這種分法,我們在香港和西方國家念西方的經濟學,都學過這些理論,不是社會主義獨有。為什麼要研究分配問題?因為市場力量往往造成貧富的高度懸殊,違反社會公義的理念,而且可能影響社會穩定。

過去,我們的想法有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只要不斷把蛋糕做大,不同行業、不同階層都會分到更大的份額,這就是「滴漏效應」的理論。二是以為中下層市民得到「滴漏效應」的照顧,因此香港至今沒有分配的意識和政策,將來也不要有。

事實是:﹙一﹚雖然戰後兩代香港人,不斷從基層到中層,從中層到上層急速爬升,但過去10 多年,由於香港的內部和外部因素, 「滴漏效應」已經失靈。﹙二﹚香港既是低稅率和簡單稅制的資本主義社會,但基於社會需要,同時有明顯的和不同形式的分配政策,而且與時俱進。「滴漏效應」失靈,過去我在「筆陣」用數字分析過幾次,今天集中談香港固有的分配政策。

香港的稅基非常狹窄,因為(一)稅種不多;(二)納稅的人數少。香港的三大稅收是:利得稅、薪俸稅和印花稅。這三項稅收,去年共有1550 億元,佔香港全年(賣地以外)的收入的(61.8)%。這情有什麼特點?(1)利得稅是做生意,或者作為股東投資生意後,得到利潤而繳納的稅,和一般市民無關;(2)印花稅是買賣股票和房地產的交易稅,對一般市民來說,關係也不大;(3)薪俸稅對基層和中層市民來說,稅賦十分寬鬆。據統計,香港的工作人口當中,只有33.3%交納薪俸稅,每年有交納1 萬元以下薪俸稅的佔工作人口的20%。在2006 年,收入最高的10%的住戶繳交的薪俸稅佔了總數的81%,而最高收入的20%住戶承擔了94%的薪俸稅賦。香港稅制的分配作用,明顯不過。

在薪俸稅的稅率方面,和其他社會一樣,香港採取累進制,只有收入達到一定水平的工作人口才需要繳交稅款,扣除基本及各類免稅額後,第一個4 萬元才徵2%,第二個4 萬元徵7%,第三個4 萬元徵12%,餘額則徵17%,而更高收入人士則全數繳交標準稅率15%的稅賦。稅率雖然不高,但累進的跳幅頗大,也是體現了「能者多付」的精神。

房地產買賣要繳納印花稅,但印花稅率也是累進制。2010/11 年度的印花稅率,200 萬元或以下的樓宇買賣只需繳付100 元,此後幾個階梯稅率為1.5%,3.75%,和4.25%。

香港沒有商品和服務銷售稅,對開支小的基層是一種優惠。香港有煙酒稅,過去也有化妝品稅,徵收這些稅的觀念,是這類消費不是必需品,甚至是奢侈品,因此要納稅。買汽車,也要納從價稅,車價愈高,稅賦愈重,不是因為名牌小跑車佔用路面比廉價房車大,而是車主「付得起」。

香港有龐大的公屋計劃,租金遠低於市值,而且由政府負責維修,標準也不斷提高,通過上樓、重建、再上樓,大批市民的居住條件不斷改善,這是最明顯的政府二次分配行為。

香港的公營醫療體系發達,服務優良,而且費用低廉,香港永久居民到公立醫院的普通科門診求醫,收費只為45 元,專科門診也只是100 元,如要住院,入院費50 元另加每天100 元。為了確保沒有市民因為低收入而得不到醫療服務,醫院管理局就低收入人士、長期病患者及貧困年長病人,設立了公立醫院及診所費用減免機制。

在社會保障方面,香港的福利開支也不小,各類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簡稱綜援)的受益人共計28 萬人,涉及政府開支279 億元。政府也積極提供和資助各類型的社會服務,除綜援計劃之外,政府在2008/09 年度撥出16.3 億元予社會福利署提供服務,另外撥出87.4 億元資助非政府機構,提供多類型的社會服務,這些更是有意識的分配行為。

以收入高低組別分析,最低收入的30%住戶,獲分配到43%的公共房屋,和45%的醫療福利。根據統計處2006 年的《中期人口統計》的數據,稅收和福利分配對於社會收入的影響有明顯的二次分配效果,除了收入最高10%住戶外,其他的住戶都從稅制和福利分配中得益,而收入愈低,稅收和福利政策對其收入的正面影響愈大。不計算稅收和福利轉移, 2006 年香港的堅尼系數高達0.533,比1996 年的0.518 要高,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數字則為0.475。這個數字是要說明:如果香港沒有現行的稅收和福利制度,貧富懸殊的問題會更為嚴重,社會的張力會更大。

香港目前議論的最低工資,並非新生事物,打從香港從菲律賓輸入第一名家庭傭工開始,香港就有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不僅是為了保障海外女傭的收入,同時也為了避免影響香港基層工人的收入。

妥善解決分配問題可以減少政治困擾

幾天前,溫家寶總理在全國人大宣讀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以下一段: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我們不僅要通過發展經濟,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做大,也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過去幾十年,香港社會在周邊環境波動中相對穩定,在穩定的社會中取得發展,在發展中造就了工商界的大好營商機會,靠的不完全是市場力量,歸根究柢是在資本主義的大前提下,同時有一套合理分配的觀念和政策,而且實事求是,按需要不斷調整。

我們社會如果在分配問題上想得更開,日後的經濟發展,就可以在議會內外減少政治困擾,全面普選後的不確切因素也可以部分消除。要解決這問題,一方面要靠在自由市場中主宰分配的人的自覺和自律,另一方面要靠社會制訂出較合理的遊戲規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