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普選路,需要新民主論述

明報
B13 | 觀點 | 周末新觀點 | By 方志恒 2010-07-24




普選路,需要新民主論述




政改通過後,民主派的路線鬥爭,仍未有平息象。民主派出現路線之爭,當中固然存在黨派利益計算,但亦反映一種客觀情緒:政改長期停滯,民主派支持者顯得焦躁,渴望找到新的路線,突破民主運動困局。兩條路線反映不同形勢判斷

現時民主派的兩條路線,實際上反映對政治形勢的兩套不同判斷:

第一種路線是「增加張力」,即公民黨及社民連的主張,認為民主運動應以群眾運動為主,並藉否決政改增加社會張力,把特區政府推向更嚴重的管治危機,以迫使北京作更大讓步。

另一種路線是「寸土必爭」,即普選聯及民主黨的主張,認為在一國兩制之下,普選難以一步到位,而且大多數巿民溫和理性,民主派沒有持續發動大型群眾運動的條件,因此應抓緊每個機會擴大民主空間。

對政治形勢的不同判斷,是路線之爭的深層原因。本來面對路線分歧,泛民兩大陣營應該來一場大辯論,向社會清晰交代各自的理念及論據,再讓巿民自行判斷。可惜,兩派都不重視論述工作,令一場攸關民主運動未來的辯論,最終演變成情緒謾罵人身攻擊:溫和派至今仍未提出一套完整論述,面對攻擊及質疑時,往往顯得左支右絀,從公投到政改表決,予人感覺是被形勢牽走,而不是真正邁向轉型之路;激進派的主張雖然甚具感染力,但實際上並未走出道德表述的舊路,更加未有充分論證,單靠他們的路線,如何能夠突破困局。

釐清民主運動的三大核心問題

政改之後,民主派要重整旗鼓,關鍵是透過理性討論,釐清三大核心問題。

第一個核心問題是「中國政策」:如何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爭取民主?

一國兩制的格局,可見將來都會長期存在,民主派必須思考與北京的關係。民主派如何判斷現時的中國共產黨?雙方是否「勢不兩立」,任何與中央政府的對話,都等同於投降出賣?一國兩制之下,民主運動的進展最終取決於民主派與北京的互動,泛民需要反思「非黑即白」的二分思維,重新建立其「中國政策」。

第二個核心問題是「政治定位」:如何團結大多數港人壯大民主運動?

民主派有六成選票支持,民調亦顯示港人認同盡快普選。主流民意支持普選毋須爭議,但民主派支持者並非鐵板一塊,當中的政治光譜非常廣闊,有極端反共人士,有堅信道德力量、群眾運動的活躍分子,更有務實理性的「沉默大多數」。巿民怎樣看泛民的不同路線?有多少巿民支持對話談判?有多少巿民支持不斷抗爭?民主派不能只看到六成民意支持普選,卻不去客觀評估民主派支持者的多元光譜——民主派需要團結更多巿民,而不是令民主運動的支持基礎愈走愈窄。

第三個核心問題是「爭取策略」:如何結合「議會政治」、「社會運動」及「對話談判」三方面策略?這三種策略是互相對立,還是可以互相兼容?任何民主運動都必然存在革命激情的色彩,因為非如此無法動員群眾,並向當權者施加壓力。「社會運動」雖然不可或缺,但香港既然不存在全面革命的空間,民主派就不能單靠群眾運動,而必須配合「議會政治」及「對話談判」的多元爭取。

在爭取民主的道路上,政治領袖的責任,是對時局進行分析,並以此為基礎提出全面論述,鼓動、團結及帶領群眾實現政治理想。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曾經說過:「政治運動都是由理念帶動。領袖的責任,是為運動提供方向指導及思考論述。」(A movement is led asmuch by the idea that symbolises it. The role of theleader is to guide and give direction and philosophicalunder-building to the movement.)

一直以來,香港民主派都忽略政治論述及理論建設,實際是迴避了各種關鍵問題,十年如一日只靠道德力量、民主口號維持表面團結。結果當政治形勢急劇變化,便掀開了泛民不同陣營的矛盾,令民主派由分歧走向分裂。民主派的當務之急,是全面辯論上述核心問題,嘗試整合一套新的主流論述,以重新凝聚各方力量,並作為未來民主運動的政治綱領。

政改之後,民主運動要重新上路,就由建立全新的政治論述開始。

網誌:http://brian-fong.blogspot.com

作者是城巿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新力量網絡副主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