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中國世界工廠 已走向末路?

明報
A30 | MP+觀點 | By 杜大衛 2010-07-16




中國世界工廠 已走向末路?




在「富士康危機」後,媒體報道珠三角地區數以千計製造商紛紛為找尋成本較低的地點,如越南,印尼或柬埔寨, 將生產線撤離珠三角。報道亦指勞動成本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都在破壞該地區得來不易的競爭優勢。這簡直是一派胡言。

先讓我作一個預測:在未來20 年或更長的時間,珠三角地區將繼續成為亞洲最大和最具競爭力的出口生產基地。有些公司會在越南和柬埔寨等地成立生產線,但這只是對策略及預防性的分散投資,並不會削弱珠三角地區製造業的強大競爭優勢。一些低價的生產如服裝和鞋類可能會較大規模地被轉移到其他地區,但這些生產不一定需要珠三角來做的。

我可以理解為何製造商威脅要遷出珠三角,他們只不過是希望盡量把人工支出壓低至其所希望的水平而已。我也明白媒體何以輕信這些威嚇的說法,畢竟,要找到一家正在要撤離珠三角的廠商作為實證真的不難,但這並未足以認為這威脅論是可信的。從經濟數據來看,我們不難認識到這論調是多麼可笑。

經濟數據仍存在優勢

首先,即使廠商真的想逃避珠三角地區的成本上升,珠三角地區的「吸引力」還是比其他亞洲區經濟體優勝。從宏觀角度來看,珠三角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接近5000 億美元,在亞洲,只有日本、韓國和印尼的國內生產總值比它高。越南和孟加拉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是珠三角地區的20%,柬埔寨更只是3%。

在珠三角地區,約有一半的經濟繫於製造業,在印尼只佔27%,越南和孟加拉更低於20% 。在微觀層面,珠三角地區有大約3200 萬製造業工人,反之越南的製造業勞動人口只有600 萬,孟加拉和柬埔寨分別是500 萬和70 萬,即使是印尼也不過是1250 萬,不足珠三角的三分之一。

其次,這些國家的製造業勞動力不但細小,技能水平亦有限,都主要集中在製造服裝、家具和鞋類。

這些產品佔越南對美國的出口的63% , 柬埔寨和孟加拉的出口有90%是服裝,即使在印尼,服裝和鞋類也不過是佔34%,反之橡膠、海鮮、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只稍低於總出口的四分之一。越南也許可以炫耀一番,例如,它出口到美國的鞋類產品數目自2006 年以來已上升了50%,但仍然只佔美國鞋類進口總額的5 至7.4%。反之,中國則已經佔據了美國鞋類進口市場總額的72 至76%。

第三,若有人因對通脹的憂慮而撤離珠三角,是極其愚蠢的。過去10 年, 越南的通脹一直都高達20%。

此外,還有一些極其重要又微妙的因素,令大量製造業集中在珠三角地區:

● 高生產力——2008 年,珠三角地區工人的平均生產值估計超過2.2萬美元,越南和柬埔寨分別只有8000 和4000 美元;

● 高效率而可靠的物流基建設施,產品可快速從珠三角工廠送往港口;

● 將企業和工人技能集中起來的大規模產業集群;

● 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可作為現時出口貨物的最終銷售地。

即使記者能發現更多廠商撤出的證據,但區域性數據與廠商有規模地撤離的情是有矛盾的。今年首5個月,廣東的出口比去年同期上升34%,而加工貿易(幾乎全是外資企業)也上漲了30%。香港貿易發展局一個月前發表的研究發現,在有計劃建立新廠的受訪公司中,有46%仍選擇在珠三角地區設廠。而選擇在其他地區設廠的亦大多偏向中國內陸省份, 特別是長三角地區,而不是東南亞。

對策略免懲罰性關稅

嘩眾取寵的報道往往忘記的是,香港製造商把廠房設於中國以外地方作為對策略,已有數十年。早於80 年代,香港廠商已看準機會把廠房搬到內地,那時候中國還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仍需每年爭取美國國會給予最惠國待遇地位以避免懲罰性關稅。由於美國政府經常改變原產地規則,以安撫美國紡織業和阻撓中國進口急增,很多香港成衣製造商認為若能在中國以外至少多設一個工廠,以符合美國產地來源要求是明智之舉。我們沒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對策略和80 和90 年代不同。

簡單的事實是,珠三角已建立了一個在可靠性和成本效益上都令世界羨慕的龐大製造業集群,它經營的規模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不能仿效的──除了印度,但或許要在遙遠的將來印度才能做到。

這使西方消費者要面對難受的現實:當中國的出口商已不能再年復年地降低成本,中國將不能像過去30 年間那樣為世界送來這些價格不斷向下的「通縮禮物(deflationarygifts)」。由於中國工人要求並且獲得更好的工資,加上人民幣變強,充斥在西方市場的大量中國製消費品價格必然上漲。

當然,好處是中國的消費市場將因中國工人的消費能力增強而迅速增長,但我估計這些消費增長的主要受益者將是中國或東南亞的製造商。如果奧巴馬總統希望能促進美國的出口,他可能要考慮其他地方了。

杜大衛

作者杜大衛(David Dodwell) 是公共政策研究公司Strategic Access總裁。他曾任《金融時報》駐港特派員, 是The Hong Kong Advantage 一書作者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